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好有道理小故事

一天,一個小屁孩正在跟劍術大師學習劍法。

劍術大師跟小屁孩說:「想要學習劍法,首先就得先學會切菜」
小屁孩覺得很奇怪,劍法跟切菜怎麼能扯上關係呢?
劍術大師答道:「聽好了,切菜的過程可以讓你習慣斬切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你要先學會自己煮菜才不會因為只會劍法而餓死。沒命的話劍法再高強也沒用。」
小屁孩聽過後還是覺得很疑惑。
劍術大師不耐煩的說:「你還太嫩了呢,先乖乖按我教的去做吧。」
小屁孩只好點點頭答應。
不管怎麼說,成為偉大的劍客是他的夢想,能拜劍術大師為師,學習劍法是他乞求當廚子的老爸好久才得到的成果,如果問太多害劍術大師不想教他,那自己的夢想就泡湯了。

小屁孩跟著劍術大師走到一張大大的桌子前面。
劍術大師:「看到桌上的食材了嗎?」
桌子上放滿了一大堆蔬菜和不知名的肉。
劍術大師:「接下來你就要把這些食材全部切碎!」
小屁孩走近桌子,正準備要切菜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問題。
沒有菜刀。
小屁孩想:難道劍術大師想要給我用他那把以一敵百的名劍「楚」來切菜!?
劍術大師:「你是想要找東西切菜吧?」
小屁孩點點頭,劍術大師叫他在原地等著就跑開了。

唉,大概不會是什麼名劍吧,畢竟那把劍就掛在劍術大師腰間…現在要拿給我的應該會是普通的菜刀,頂多就是沒有名氣的劍吧,小屁孩心想。雖然有點失望,不過也沒辦法。
不一會兒,劍術大師回來了:「拿去吧!」然後把東西拋給小屁孩。



然而小屁孩接在手中的,根本不是什麼菜刀。

而是一根長長的圓滾滾的棒子。

木的。

「一般人都以為,想要練就一身好劍法,就必須準備好一把好劍,」
劍術大師對呆站著的小屁孩解釋道:「什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是根本沒有這種事,那都是假的。只有從最差的武器開始練,把自己的工夫練到最好,這樣才能好好的發揮武器本來的真正實力!」
劍術大師說得朗朗有道,可是小屁孩還是覺得不知所措。
「還不快動手!」劍術大師大吼道。
小屁孩為嚇所迫,不得以拿起手上的棒子開始切菜。

可是,小屁孩拿著棒子又拍又打又戳,弄了好幾分鐘都切不出什麼好菜。他覺得還不如用手撕,所以就放下棒子想要直接動手了。
劍術大師一見小屁孩放下了棒子,就破口大罵:「你這蠢貨,你想要幹什麼!?」
小屁孩解釋,不知道菜該怎麼切所以想要用心。
劍術大師:「你是白痴麼!?『切』就是『切』啊!!這麼簡單也搞不懂就『切』啊!你是低能兒嗎!?」

小屁孩突然被罵個狗血淋頭,心裡雖然委屈的不得了,可是還是忍著眼淚老老實實的拿起棒子想要『切』眼前的一塊肉。
『切』了好幾次,仍然不果,小屁孩只得低頭哭了起來。
劍術大師:「你娘親的在哭個屁啊呀??切個菜也辦不好,還哭了起來咧?你這廢物!」

受不了小屁孩哭鬧的劍術大師一氣之下開始對小屁孩拳打腳踢,終於把小屁孩給打暈了,小屁孩就這麼暈倒在地上。
劍術大師:「嘖!死廢物!」
劍術大師總算是出了一口氣。不過,眼前還是有一大堆的食材等著他處理。
「淨會要我收拾爛攤子,所以說現在的屁孩,真是…」

劍術大師走到桌前,拿起了剛才給小屁孩的棒子,隨便往那塊肉敲了幾下,大聲痛罵一聲然後把棒子丟進了垃圾筒裡。

他拿出藏在衣袋裡的盒子,打開盒子拿出裡面的菜刀,開始處理桌上的食材。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處境

一般沒什麼事就不會想到要寫什麼
到有想要寫的東西的時候總會接連寫幾篇啊

這次說的是處境
進入正題前推薦一下某國人畫的《毒可樂殺人事件》
看標題就知道說的是殺人事件吧,是從現實的事件改篇的
內容也並沒什麼超乎想像的發展,所以就直接在下面分享一下劇情
如果你不想被劇透就先自己看完吧,只有4集,十分的短

簡單內容:
說的就是一個名叫主角小屁孩下毒毒死自己的同學的事件
作者大致分析過下毒的屁孩為什麼要這麼幹
原因就是處境
被下毒的同學共有兩位,其中一位是主角…可以說是朋友吧?
那位朋友在作品裡被描述為智能較低下的人物
還有就是整天身上都一股臭味,所以同班的同學都瞧不起她不跟她玩
可是就愛圍著主角轉,也把主角當朋友
主角則覺得這位「朋友」很麻煩,除了不想忍受她身上的臭味,還很討厭她智能低下這一點
有時候會幹些白目行為,老害主角被罵
更重要的是,因為她們常常混在一起,其他的同學也就把主角當成弱智一併排擠
這裡作者給了一個十分貼切的比喻:
「老鼠就該和老鼠混在一起,如果你在鼠群裡混,即使你明白自己不是也會被當成老鼠」
結果主角得出的結論就是,把其他老鼠都幹掉自己就不會被誤會了
結果造就了這個悲劇

有時候,人所在的處境導致其他人對自己的誤解,遠大於你自己的真正本性
像聰明的大眾聽到宅男啊自閉啊就一律斷定都是瘋子,完全不想要理解
只要看到你跟你些人有交流,就覺得你也是瘋子了
更不用說,他們會覺得犯罪者更是瘋子中的瘋子,所以主角到最後得到的解脫,就是自己也成為名符其實的老鼠了--即使她的原意是成為普通的人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浦澤直樹的漫畫作品《MONSTER》
裡面的一個小故事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台詞:「他是罪犯,但是他不是一個壞人」
此句實在使我感動非常,可是說得出這種話的人恐怕也沒幾個



日本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也讓我有差不多的體會
下面又要簡單劇透一下了

《松子》說的大概就是:
主角有一個掛掉的姑姑,名叫松子,大家都很討厭她,說她整天亂叫又骯髒又麻煩什麼的
可是隨劇情發展,對姑姑的認識越來越深,才發現這個討人厭的女人不過也是一個普通的人
有著大大小小的夢想想要實現,還有想要遇到填滿自己的愛情什麼的
只是很遺憾,命運就是比較殘酷
她在追求夢想和愛情的路上屢戰屢敗,現實還不斷地打擊她,讓她的自尊希望統統碎成渣
電影裡就使用了很多特殊效果把夢想什麼的弄得如夢似幻,可是當她追過去的時候卻總是要狠狠的吃巴掌
整部電影表面洋溢著極度誇張的鏡頭和接連不斷的黑色幽默,可是內容卻十分平實有力

電影有一個十分鮮明的主題,明明松子不見得是壞蛋,但在環境的影響之下,個人的本質往往會被曲解
看過之後十分感概,不知道有多少女孩子像松子一樣,想要有一段美麗的人生,卻要不斷承受現實的打擊
最後更是要背負著無數的惡名和失望淡淡的消逝呢?

(呃,順便說一下,雖然劇情一直打擊主角,但是至少在我看來是十分勵志的,所以也很推薦路人們一看)



過,讓我想要寫這一篇的並不是上面兩部作品
而是一個從前在網路上風雲一時的大人物--Chris Chan(看到pewdiepie的影片才有幸認識這位人物)
Chris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外國小男孩(曾經啦,現在都已經三十多了)
他創作過一部名叫"Sonichu"的二創作品

嘛…就是超音鼠還有皮卡皮的合體
他本人直到今天還整天戴著他自製的Sonichu項鍊

Sonichu簡潔的畫風,你應該可以想像得出其內容沒有太特別
Chris在網路火紅的原因在於其他:他拍過一堆影片,說了很多蠢話,幹過很多蠢活
…好吧他還十分多徵求女朋友的廣告
所以接連不斷的素材於是就被網民拿來惡搞和亂傳(有一些還收錄了他的裸體…甚至是他和女友(偽)的互動…)
當然也有不少網民會覺得Chris的行為很白目,所以不斷在開他的玩笑嗆他之類的
從2005年至今已經持續了十年有餘了,似乎仍然在繼續進行著…

這位傳奇人物的故事實在太長,所以直接奉上影片

的確,他的事蹟十分引人入笑
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了解過他的人生經歷之後,回顧他在網路上經歷過的無數大風大浪,我就覺得十分悲哀

自閉症導致自己難以與人交流,幾番轉折之後朋友全失(也沒有女朋友…好吧算是有吧)
當事人大概也明白與別人的不同,即使如此還是追求著普通的生活(所以才一直徵女友)
後來藉由在網路上的名聲認識了好幾個女友,他當然也不吝繪畫示愛(和女朋友(偽)互動也是這個源由)
可是很遺憾,這些女友都是網民裝的
而自己認真地示愛的行為也顯得滑稽無比,被記錄下來淪為玩柄,吸引更多不明由來的人加以侮辱…

在這個故事裡,我再次感受到看《松子》的時候的感覺
可是這一次完全不同
因為這次的故事是真實的

這位傳奇人物的老師被邀請到影片裡,他說了這麼一句:
「他只是想要快樂而已」

這次我才有更為貼身的感受
因為不止是女孩子,其實男孩子也一樣
我不敢說每個人,大部分人都期望著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人生
希望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找到能互相接納的對象、快樂地生活著

然後為什麼,帶著這些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希望的人,為什麼最後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也許Chris是一個看起來行為奇怪瘋瘋癲癲的人,說的話沒道理,毫不合群
而且他人生的段片裡幹過的蠢事,的確十分滑稽,十分可笑,為無數人所詬病
可是這足以讓他成為被踐踏和侮辱的對象嗎?

近來我越發覺得,不只是自己,還有其他太多的人太小看一個人的人生了

廢文回顧

一般來說,成長這種東西雖然很難找到判斷的指標
但是從一些小行為上,比如說你屁孩時喜歡寶可夢,長大之後就不喜歡了
你就能感受得到何謂「成長」
以人際問題來說,可能你屁孩的時候會在別人面前挖鼻孔,長大之後就不再挖了
這也會讓你感受得到自己成長了

回顧一下我以往的廢文,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一堆人際問題的煩惱
可是現在想起來,我好像還是會為這些問題所困擾
…這怎麼感覺我這兩多年來好像還是沒什麼長進啊??

雖然要解釋也可以啦
自己對於這些人際問題的標準答案,和其他人的實際需求有一定的距離
要說的話就像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其實根本不可能完全一致的
可是自己還是很屁孩的放不下理想,其他人早就變成現實魔人了
長此下來,同樣的問題持續地困擾著自己,結果就感覺自己沒怎麼成長過了
(人際問題和存在問題的層次不同喔喔只有屁孩才會煩惱喔喔所以就算這種問題纏著你不放也只是你自己嫩喔喔不研究自己存在的意義你他媽嫩廢物爛喔喔喔喔呵呵)

其實如路人所說的對著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可能隨便一點就好了
不過仔細想想,跟別人對話的同時,其實也有著我自己跟自己對話的意思(這部落格也是這回事啊…)
自我要求過高也許又是一個重要關鍵
所以對自己的自我管束過剩,才不願意發表太多批評性的意見?
(想來即使自己一肚子火也不會罵髒話啊…網路世界開玩笑倒會用用…好吧也可能只是我現實世界沒朋友吧去你的)
也可能只是因為自己就是經常待在弱勢的一方,自己也有相當的自卑感,才一直都不覺得自己會說出什麼正確的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