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尊重長輩

話說屁孩的時候很常挨父母、師長之類的長輩的罵
當然屁孩的所作所為多半都很該罵,這點誰也無地自容
可是只要身為人類,就算是長輩也不會是永不犯錯的聖賢
所以當屁孩指出長輩有所「不對」的時候,不管有道理沒道理
長輩可能就先會一個巴掌甩到你臉上,再贈你一句:
「尊重長輩!」
有時候他們可能覺得,自己的說明不夠充份,於是再補上一句:
「就算長輩不對,也該先等他們下了火氣再說。」

那時候聽到這種說話,我一直覺得很委屈
因為長輩那火氣不是本來就有的,而是在我指出長輩「不對」的時候才產生的。即使長輩下了火,只要再提起事件,那火氣又生出來了…這樣的話不就等於我絕對沒機會說「長輩不對」?
我長大了以後也要用這句話揍別人

現在重新審視這番「道理」,無法不覺得荒謬之極

作為繼承中華民族偉大文化的子孫,我十分支持尊重長輩等有禮貌的行為,因為那是為人的修養
可是「尊重長輩」這種話,平時根本沒幾個人會鳥
可是等到自己遇著事的時候,如果這句話能讓自己立於「道德高地」,這牌就非打出來不可
所以有利益(面子)問題時,說出「尊重長輩」這種話的基本上可以肯定是長輩(之一)

「長輩叫別人尊重長輩」這種做法,總覺得好像在哪見過?
還記得自己以前一直強調「自己很帥」、「我很聰明」諸類的廢話,直到發這篇文才震驚地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自賣自讚這種行為是多麼難以使人信服又可恥啊!」
唉,以後我還是少說自己很帥好了

話說回來,「活得久」也不見得就是一項非受到尊敬不可的要素
國際上凶惡的罪犯,殺人放火什麼都幹,可是他們也可能「活得很久」
如果你眼前就有一個這樣的人,他理所當然的比你老,你又會不會「尊重長輩」不報警?

別人對自己的尊重不是必然的,更不可能是搬出「要尊重長輩」這句話就自然可以得到的
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很喜歡拿這句當欺侮小孩的免死金牌,可能是自己的長輩也對自己做過類似的事吧?
可是把報復的心,強硬地塞到無辜的人身上,這種行為就不只是讓荒誕的惡行承傳下去,而是對別人和自己的折磨,更不用說是把尊重看成垃圾,當成便利的工具了
因此在此特別告誡:「請尊重『尊重長輩』這句話。」

你哪來的

「你住哪裡?」
只是玩個網遊,沒想到會突然被問自己是哪裡人
到底我是跟你認識有多久,你才會那麼想知道我的私人資料啊
話說我又有什麼理由要告訴你?讓你半夜來敲我家的門?
如果我回答的地址跟你差不多,或者一樣,又有什麼意義?
難道有人跟你住同一區就有什麼值得高興的麼?

「你是XX人嗎?」
這個問題倒是沒那麼敏感,可是還是那一句
你是問了想要幹嘛?
跟你同鄉,跟你國藉相同,組個隊會有戰力+20%不是?
還是說你懷疑我跟你不是一國人,所以想要先確認,然後再攻擊我這個外鄉人?

完全搞不懂問這些問題是為了什麼才問的

以前在玩網遊的時候,總有機會看到這些問題
無論回答什麼,也都根本沒有什麼意義啊
可為什麼就是非問不可?

還是說,你想一開始先和氣的釣出我的國藉,再談兩岸三地的問題?
這個標準戲碼我在YOU吐的留言裡已經見識過很多次了:
A這裡諷刺B那裡,B被諷刺想要捍衛,然後想到「A有什麼資格諷刺」於是回嘴;C跟A一樣在嗆B,可是A和C都有「極高的自我感覺良好」所以又互看不起一個看不順眼相互侮辱

不無聊麼?

問住哪裡、問什麼人,你是想要急著展現「自己的民族」的優越感和歸屬感,嗆死別人,讓自己自我感覺良好麼?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治病

最近發現了一部標題挺讓人感興趣的影片
你永遠不會玩的最恐怖的遊戲
老實說自己對於恐怖遊戲一直都沒什麼興趣(因為我是膽小鬼所以可能會嚇尿)
可是既然打著Game Theory的招牌,花個十幾分鐘看一下也無所謂吧

影片中指出的遊戲(推測)就是以2000年現實的兒童心理治療導致治療對象死亡的事件為藍本創作的(雖然也不知道遊戲是不是真有成品)

所謂「心理治療」就是為了糾正一些「有問題」,比如說什麼情感障礙之類的兒童而進行的
利用毛氈蓋著受治療者,並且施加外力封鎖壓制,模仿胎兒出生的情景以使對象「重獲新生」的做法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494(延伸閱讀:來自科學人的文章)
科學人這一篇分析得比較客觀,而Game Theory則從旁指出了同意進行治療以及進行治療的人的立場,所以才會使「恐怖」更有貼身之感

其實這一起事件也頗讓我震驚,雖然我想另一端的世界也有人在做著差不多的事,可沒想到竟有「正規管道」進行這類型的,叫作治療的兒童實驗
療法的理論與重設電腦或機械有幾分相似之處可比,也許可以說得上是相當的唯物主義
人會受外界的刺激影響進而改變大家都懂,而利用這一點,操作外界以控制別人的做法其實與洗腦無異
不過很遺憾,除此惡名昭彰的療法外仍然有不少「正規療法」的性質十分相似

網路上一些文章指出幼至嬰兒時期,待人處事的模式就已經有所不同(依附模式)
有6成是「正常的」,其他4成的依賴模式則「不正常」(沒有明確指出正常不正常,可是從名字叫做安全型/矛盾型/逃避型就可見一斑)
無論是哪種模式,都會深遠地影響其未來的發展與人際關係(雖然沒提及不同模式的成因)
如果依附模式「不正常」,就得採用一種名叫「擁抱療法」來治療
雖然從名字來看好像只是隨便抱一抱就好,可是其內容絕對不止於此,也因此備受爭議…

在翻閱這類型道理大條的心理治療文章的時候我總是擔驚受怕,因為自己為人的「劣根性」好像一直被這些文章給挖出來曝曬一樣,好像哪天我也會突然非被抓去治療不可啊…(笑)

雖然已經被「難以掌握非實際的模糊情感」、「缺乏想像別人的想法的想像力」噴得滿身是血,可是還是忍不住懷疑起這些話來
話說FB很容易看見「女神」(不只包括藝人)上傳自己的照片,自拍或者「有意無意」地展示自己的生活照,去哪裡哪裡吃飯啊穿什麼什麼衣服戴什麼什麼包包
樓下就有一堆人一股腦兒的爭相讚美,特別是偶爾有人會挑起筆戰,然後有人說女神「十分單純」、「沒有機心」之類的話,使人讚嘆十分
因為,好像沒有人想知道女神的購買力是從哪來的?
當然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有自己的困難,所以我不想指責女神有什麼不好
反而是看著那堆在下面讚個不停的人,讓我覺得「難以掌握非實際的模糊情感」、「缺乏想像別人的想法的想像力」之類的指責,頗有讓我啞子吃黃蓮之感

到底一個人要經歷過怎樣的事,才能夠如此希望把一個小孩硬是要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樣子?
是為了小孩的未來,還是為了讓小孩符合「期望中的自己的未來裡的小孩」?
Game Theory就指出了在Petscop中「人類和動物」地位對等這一點
願意付出愛和時間養育寵物的人很多,可是虐待動物的新聞也絕對不是鮮有聽聞

顯然,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差異是種族性的(別插嘴說我種族歧視),所以待遇不同也是無可奈何,正如你應該不會特別想要一只隨處可見的流浪貓當你國家的總統,或者你家的統治者
可是這種差異帶來的待遇差別,明顯帶來了跨越種族問題的影響
那就是對生命的份量的看法:「動物的性命比人類要輕」
如果是在非選不可的情況下,偏袒人類也無可厚非,因為動物和人類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
然而,差異這種東西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可以是豬和狗、鳥和魚,也可以是帥和醜、頭髮長短、膚色不同、興趣不同、想法不同…
而到底這種差異是大是小,你覺得的不代表別人同意,全憑觀察者判斷

身在社會,我想也難以避免受到其他「聰明的人類」利用差異來「教育」自己,可是該怎麼辨別這些有意無意的教育是對是錯?
而把人當機械治的做法,或者直白的說可以說是洗腦,假設你是治療的一方,或者是有病的一方,你對於自己的立場又會有怎樣的差別?
可以引起思緒的問題相當不少,所以這次的主題才能如此吸引我的關注
(雖然其實也沒有十分投入)
現在我們身邊的資訊明顯遠比以往要多,可是關注的如果都是自己看了覺得爽的事,那麼對於其他立場的想像力會不會有所丟失呢
據我所知應該沒人注意到類似的問題並進行研究,可是至少從那些大喜大悲,便當歡樂送的漫畫和超越人類極限的誇張手法隱隱滲透著人類對生命重量的理解淪喪(這詞好像太沉重)此一事實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自由的人渣

2017年也快結束了
隨便回顧一下,覺得這年發生的事情和變化也挺多的
自己的想法也改變了不少,就寫一下自己的心情吧

人際關係至今仍然是使我十分困惑的問題
雖然想仔細分析不過對事實沒什麼意義就算了
比較重要的要點是,自己對不少「存在的問題」都有想法,結果就是很多「次要」的問題就沒多大興趣管
而問題是其他的路人很喜歡在「次要」徘徊(不太願意直指核心),其結果就是我懶得發表意見
比如說動畫劇情超展開,一堆角色領便當,大家都樂此不疲
我一開始可能還有點興趣,不過多看幾次差不多的就覺得沒意思
(特別是除了超展開以外沒有什麼特點的)
因為自己從這些「同質」事件之中並沒有得到什麼新的體會,即使有意見也是千篇一律
多說幾遍的話就連自己也覺得陳腔爛調
現實中同類的問題很多,所以總覺得這很難處理啊…
這裡我想到的對應方法就是參考一下別人的意見,覺得還OK的就拿來用用到天荒地老
畢竟多半都是無關痛癢的廢話,一直說同樣的屁話別人還會覺得你了無新意蠢得要死,完全適合裝蠢,好像還算OK啊?(就是非得花時間看網路上路人的留言有點麻煩)
提出同類的事件作為延伸話題的方式似乎也可以,不過這裡有可能會把別人帶進「你熟悉」的領域
如果你對於這個自己提出的事件沒有太深入的見解,別人很容易會把話語權讓給你,然後就要準備冷場了
至於不是說廢話的情況,多半都是比較熟的在一起聊,我是覺得自己對於這種聊天對象比較適合自己(不熟的很容易把本老頭兒當成怪胎吧)

這些就是談話的小小總結,另外態度大概也有要注意的地方
在網路上的說話自由可以說是我在現實中從未有感受過的,原因如下:
第一,沒幾個人會認真聽我說自己的想法(大概也沒多少人會了解問題的重點)
第二,我難道要像個瘋子一樣喃喃自語麼
第三,我不希望自己的想法被其他有直接關係的人理解得太深入;
相對的,網路就有不少優點:
第一,沒人認識真實的我
第二,就算是喃喃自語,因為話是放在街上的所以也不算是真的自言自語
第三,就算沒人了解也可以,有灌輸廢話的對象就OK了
--呃,雖然說得好像很有道理,其實我寫完覺得上面的理由都十分爛…

也許應該要直指核心:「我的生活似乎十分壓抑」吧
要指出壓抑感的由來,應該十分的困難而且我也懶得分享,所以就永遠跳過了
雖然自己已經很習慣和孤獨相處,可是毫無疑問的,某種「低人數等」的痛苦和自覺一直在折磨著自己:
「我是錯誤的,別人指責都是正確的,不管別人幹什麼,我活該受苦」<-別把這種心情和垃圾情歌裡的歌詞相比較
我不知道有容易被察覺並受到照顧的身體障礙的人覺得如何
不過我是挺能體會類似於一直被人忽視的心靈障礙的感覺(所以才會替宅宅說話)
正如我在某網路紅人的文章裡所說:每個人(註:大部分的人)都想要活得快樂,都想要做得更好,沒有人會突然想要得到悲慘的下場
所以這種無人能體會的寂寞帶來的痛苦更上一層樓,不是刺痛,而是一種隱匿著,難以被發現的沉重壓抑感

這樣想來,習慣和孤獨打交道一事似乎也不是出於本意(也許也算是?)

從較低層次分析,大概是因為對自己行為的規範太嚴重
我不知道其他人對於自己的想法如何,至少我自己是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絕對不正確的」此一事實,和讓別人傷心是多麼悲傷的事
所以一般不會想說太多話,即使是和熟人聊天興起,一時「誣衊」了某些人和事,事後也會暗暗在心裡懊悔
可是同時我又沒辦法真的完全不讓任何傷心
這種不合理的心情然後就越是讓我覺得矛盾,覺得自己的存在低賤又不完整

在泥沼之中掙扎了好一段時間,到最近我才有了點變化:
我開始真正了解「快樂」的意義
一直以來「負面」的情感都是我的好伙伴,雖然有著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卻從不曾正視過「快樂」這東西
吃了一頓飯,好吃,那也可以算是快樂
在外面的餐廳吃了一頓好的,好吃,想想自己對此有沒有覺得快樂
看了有趣的電影,如果覺得很有趣,其實也挺快樂啊
什麼也沒幹,就在玩電玩或者利用GOOGLE欣賞歐派,好像也算是快樂?
其實幹的事沒多少變化,只是有那麼一點不同
即使是很小很小的事,如果覺得是好的,覺得開心的
就,承認自己在這一刻是快樂的,吧

就像有錢的人裝窮,沒錢的人充大頭一樣
人總是很愛裝成自己很慘(至少不少華人都這個德性,因為永遠會跟比自己好的人比較)
就算是很簡單的事情也好,問一問自己,並且誠實的回答:自己在這一瞬間有沒有感到快樂
問題是很無聊,可是對於理解自己對目前生活的看法有奇效(以我自己來說)

當然,生活不會這麼順利,可能在觀賞歐派的時候被撞破,然後被嗆一事無成
或者即使飯很好吃,生活上的困擾還是一直在傷神
如果想不到辦法解決,或者解決不了,就直接滾去睡吧
也許對於別人來說很困難,可是對於挖存在問題挖到看破紅塵(笑)的自己倒挺有用的
有時候(也許應該說經常)自己的「一事無成」也會遭別人垢病,窮追猛打
所謂「群居動物」給我帶來的痛苦遠多於舒適,而且遠比問題本身要使人痛苦
而現在我的想法是:

F U C K ♂ Y O U

如果有人惡意使你的生活不愉快,那就請這位朋友吔屎,安全遠離
不要說什麼友情什麼幾年幾十年,在你臉前玩弄惡意就是最大的侮辱
如果是熟一點的或者是親屬,那就嘗試解釋自己的想法
能被接受的話就好好相處,不能的話就關上自己的電話,如果家裡被攻佔,床上不能睡就睡在街上(如果你覺得這比較快樂)

人生是自由的

在此之上,經歷過眾多痛苦(我自己覺得的)
過程中我也感受得到自己對美好的生活有著一定的期許(果然我的青春…)
由於已經承認自己是渣渣的事實(可是顯然的我人超帥),所以一直都只有想的份
現在我的想法有那麼一點變化了
那就是,想要的話就去想辦法得到啊
想要快樂的生活,想想快樂是什麼,然後自己該做什麼想能快樂
想要錢,就去賺啊
想要追求完美的歐派,那就馬上想辦法去找啊

除非是想要當新世界的神,不然有很多事情都是有辦法達成的
一直以來,強烈的人間渣滓自覺和過度的自我約束都讓我覺得自己和社會生活十分脫節
可是仔細看看那些路人怎麼活:
就那麼隨隨便便的幹,既不認真又愛偷懶,也許沒什麼作為,更可能是為人十分卑鄙卻光明正大的自以為自己高明…
和別人相處的活就先不管,專注於辦事的過程
實際的需求其實遠不比想像的嚴苛
誇張一點的說,隨便幹就可以幹完
雖然好像有一些要求十分過份的活,不過又有多少人會犧牲自己人生去「增進自己」?
何況以那低得像屎一樣的報酬,有什麼資格要求?
直接上結論吧,隨便一點就好,有很多事都比那些「不合現實的想像和現求」要簡單得多
這裡順便上一句我自己理想中的為人哲理:
沒意思,不幹;沒必要,不幹;幹不爽,不幹
只要直指核心,很多問題就變得很簡單:

人生是自由的

這些想法上變化,其實從旁觀的角度來看,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就只是小小的轉換而已
對別人來說大概也如是,可是對我來說卻是在天大的痛苦中掙扎過後(其實還沒完),在廢土中長出的一朵細細的小花
因為這不是從任何人的「雞湯」裡抄襲來的,而是一種藉由深入挖掘自己的本質最終找到的,埋藏於自身的寶物

嘛,雖然老實說我還沒有什麼十分想要追求的目標,也不見得未來有什麼想幹的
實際上我目前在幹的事跟以前的差別也不是很大,所以還沒切實地把道理用在身上(笑)
可是這對我來說,這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我無法知道這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對我的未來有著深遠影響的轉變
不過在這一瞬間,毫無疑問,我的心情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