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負面思想和心情的應對

話說最近的回覆量十分可憐
雖然已經習慣了孤獨一人,可是還是不禁這麼想到:「自己的悲觀的廢話是不是說太多了呢?」(或者,不夠慘、不夠精彩?看膩了人際問題的戲碼?所以提不起興趣來嗆幾句?)
那麼,今天就來散播一下正面的思想吧

人生這種東西,如果快要走完,就會覺得十分短暫
可是如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話,就會覺得很漫長
所以回味昔日的悲痛這種行為,比較適合在老得動不了只剩下耍耍嘴皮子打發時間時說
否則,平時廢話講太多,總會有被聽膩了的一天

如果你每天在臉書寫自己好慘好傷心沒有救贖
開始的幾天,除非你的「朋友」都是笑臉藏刀(或者像我沒朋友可言),不然總會問你怎麼了關心一番
可是過了一個禮拜之後,你就會發現大家的留言開始顯得不耐煩
會覺得你整天在無病呻吟什麼,明明我就比你慘我也不像你這樣怨天尤人你有什麼資格
直到一個月後終於受不了把你從好友名單刪掉封鎖或者直接嗆死你

現實世界中,等待的過程是很漫長的
傷心的路人不一定能像虛構角色一樣過個兩集(約三個小時)就馬上提起精神,在這個漫長(相對而言)的過程中,別人耐心不足就很容易覺得「你好煩」了
特別是,你不了解那個人到底在怨什麼,而且每個人在生活上也有自己的困難,不知不覺之間就會拿來比誰更慘
只有最慘的才有資格說自己慘,而慘是沒有下限的,結果就是誰都沒資格表達自己的傷心了

個人來說還是很難評論哪一邊的想法不對,畢竟又是情感問題
雖然想順便聊聊,看到別人說「悲觀的話」就馬上生氣也屬於一種病態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次的廢文的目標是產生正面的效果,嗆「正面」的人就不夠正面了(即使那是一種病態)噁噁
還是回到主題吧

自己應該怎麼應對心中的哀傷呢?

直白了說吧
人生中的痛苦,只要足夠嚴重的話,你會為此感到的傷痛就永遠不會磨滅
不管你每天都把眼淚哭乾哭夠了,還是以某種方式「填補」或者「處理」掉這些痛苦
總有一天,在你偶然想起那些事的時候,你還是會發現自己還沒有哭夠,傷痛原來仍然一直都在

如果你是心靈雞湯讀太多的人,可能從上面幾句就會得出結論:
「既然怎麼都不會哭夠,那麼就應該努力面對人生!」
我不會否定這個結論,既然你是這麼認為的,你覺得行就行
但是從比較「悲觀」的人的角度,比如說像我,就沒辦法接受這樣的結論
因為,人們口中那些「成功」和「幸福」都無法說服我,無法讓我提起幹勁
那該怎麼辦呢?

讓我分享一下我悲觀的想法吧:
「如果因為痛苦的事而把自己的每一天的時間都用上,
一天兩天自己不太察覺;一個月後你會覺得自己走不出這個坑,很失敗;
三個月後你覺得浪費太多時間的自己更失敗;一年後你會覺得自己是垃圾;
五年後年齡外表和身體健康的變化讓你對人生充滿失望;
十年後你覺得自己的人生中好多好多的時間都浪費了,對自己感到絕望,同時,時間越來越少,累積起來的失落感又更讓自己感到無力…」

我只是從反方向去想而已

事至如今,我已經浪費了很多無可挽回的時間,已經是一個無可否認的失敗者
如果當初我認真一點,少花精神在人際問題上,也許我也不至於落得今天一事無成的下場
每一天結束後都為了各種各樣的事感到後悔
「如果當初自己這樣那樣,就好了」的,越想,越對自己感到失望
而如果我繼續如此下去,在前方等著我的,毫無疑問,將會是無藥可救的,甚至更為可悲的未來

--想到這裡,我會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希望未來的自己,落得如此下場嗎?

不希望的話,事情就簡單多了

痛苦和悔恨是無法消除的,然而如果把自己的時間全放在上面,那就等於失去了自己的人生
你仍然可以保留這些感受,可是在你漫長的人生之中,還是有一些事情正等著你去做
比如說那些「如果今天自己這樣那樣,就好了」的想法,會讓你後悔的東西
「如果我早點睡身體和精神就會更健康」、「如果我多讀一點書」、「如果我把垃圾丟了」
可以的話就馬上試著去做,不行的話就慢慢的逐一處理,而不是等到一天結束之後才後悔

浪費的時間已經回不來了,可是現在的自己,仍然有辦得到的事
可以更珍重和家人親友相處的時間,和他們的關係可以變得更好一點、可以在啟動遊戲之前先處理好手上的工作、也還有機會可以在各種各樣的事情上做得更好一些…

就從現在開始吧

還有時間,哪怕只剩下那麼一點

現在就開始吧,去做些什麼,改變些什麼

不是為了得到什麼成功的人生、或者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幸福

只為了自己不必落得悲慘的下場,為了避免墮入更深的痛苦和更上一層的後悔,用接下來的時間,試著做得更好一些

如果你能體會得到這種從悔恨之中孕育出來的「正面」,能讓你重新憶起那遺忘已久的情感,就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